面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后严峻的形势,福建省根据《福建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于1月24日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福州市委市政府迅速行动起来,于1月25日启动了福州市的一级响应,投入了这场“战疫”。
作为市委市政府所在地的乌山机关大院,就是这场“战疫”的指挥部,而保障乌山大院领导和各机关安全、有序和高效地工作和运转,是福州赢得这场战斗的前提条件。
刚刚在去年竣工的、由航天智慧院承建的“数字乌山”机关事务管理智慧化建设项目在这次保障工作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在福州进入一级响应状态之后,航天智慧院迅速按照福建省、福州市及市机关局有关部署,成立了由公司分管领导亲自挂帅的“数字乌山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应急项目组”,除了进一步加强系统运维保障措施外,还通过“数字乌山”智慧化系统的各项成果,助力乌山机关大院实现精准量化管理,确保在非常时期大院内各党政机关的安全高效运行,为市机关局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和应急保障。
一、坚守“疫”线,保安全保畅通:在启动一级响应伊始,福州机关事务管理局迅速通过数字化系统一键禁止了所有非本院车辆的进入,严格管控进院车辆。“数字乌山”的车辆识别系统通过精准的AI识别技术,实现“无接触感应、高效率通行、异常车辆智能预警”,减少人员直接接触,降低疫情传播风险;结合大院微卡口获取车辆动态数据,提供车辆轨迹分析,辅助市机关局实现对异常车辆行踪轨迹“看得见,看的清”,对所有进院车辆分区控制、来源可查、目的可查和轨迹可查,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精准服务支撑,做到防患于未然。
二、掌控“疫”切,守护你我他:启动一级响应后,数字乌山系统启动了更加严格的人员进出控制方案,通过移动端的访客系统做到所有来访人员的“来源清、事由清、目的清、时间清和同伴清”;人员轨迹分析充分发挥人工智能赋能效用,通过图像识别精准获取人员基础信息和动态信息,联动大院33路人脸识别智能设备,对异常人员进行精细化排查,并基于数字化地图绘制动态轨迹路线和获取视频摘要,真正做到了所有进院人员的“路线清”,进而形成全方位管控和追溯机制。
三、物联网助力,减少外出:“数字乌山”系统通过遍布大院的十余个种类的一千三百多个传感器将大院的运行状况汇聚到监控中心,通过系统的园区三维可视化一张图,实时掌握大院运行状况。对物联设备感知异常的区域,通过视频联动,实现异常状况的远程精准分析,提高大院运行保障能力和服务质量。值班人员减少了大量户外巡查时间,在特殊时期,避免了人人接触带来的感染风险。
四、防控疫情,避免人员聚集:单位食堂在疫情期间是防控难点,为避免集中用餐发生交叉感染,“数字乌山”微信服务号提供食堂就餐人流量播报和现场图片,提醒就餐人员错峰就餐;在线充值功能提供线上充值、查账单等服务,避免人工窗口排队充值、查询导致的交叉感染。
“数字乌山”系统在设计之初就充分运用航天系统工程的思想,先总体、后细节,在纷繁复杂的机关事务管理业务中梳理出真正的用户“硬”需求,围绕大院管理的难点、痛点重点突破,收到巨大实效。
疫情发生后,“数字乌山”系统赖于系统设计的灵活性,迅速通过数字化智慧化的机关事务管理手段,保障了福州机关园区中市委市政府领导和广大干部职工的安全和健康,成为“抗疫”战线上的重要武器,为打赢这场“战疫”筑起第一道防线。
武汉加油!中国加油!